眾所周知。每一年“五一”,白酒、啤酒、葡萄酒、黃酒都不是主角,“黃金假期”里的人流如織,只在景區可見。但是,每一年“五一”卻是各大產區、酒企必須把握住的露臉機會。
面對人山人海的流量,大家都是絞盡腦汁,試圖讓更多游客在沉浸式體驗中記住“自己”的名字……
中國到底有多少人口?
“五一”太瘋狂
《沈陽太火了!“1億人”在中街,“1億人”在……》《人人人人,“在大量人群中發現少量景色”》《“擠到懷疑人生”!近百萬人擠爆西湖,每個城市都“來了1億人”?》《每個城市都“來了一億人”,14億人不夠分了!不湊熱鬧的本地人去哪兒了?》等等。
在媒體發布的報道中,成都、昆明、杭州、重慶、貴州、武漢、南昌、銀川……但凡你能說出名字的知名旅游城市,都成功分到了“一億人的指標”。
每個旅游城市都來了“1億人”,這一定是個梗,否則,14億國人都不夠分。但這個梗的背后卻是實打實的消費。對于“接待”游客的城市、景區而言,“五一”是名副其實的黃金假期,一筆天降的富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五一”的熱辣滾燙并非巧合。
一方面,復蘇的市場給與了大批消費者信心,讓他們更愿意走出去;
另一方面,各類惠民、刺激消費政策仍在執行,惠民力度不斷加大,提高旅客滿意度的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文旅市場的活力。
此外,精彩紛呈正成為“五一”的標識,主題活動越來越豐富多彩,迎合了游客更加注重過程體驗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正陷于“存量競爭”的酒水行業,也是紛紛登臺,既是為所在城市“掙游客”,也是為自己的品牌“掙名氣”……
“白啤葡黃”
誰也不想錯過“五一”
一直都在說“酒旅融合”,今年“五一”正是這一發展觀點的“瘋狂”實踐,從醬香白酒到精釀啤酒,從精品葡萄酒再到千年黃酒,都在從“沉浸式體驗”營銷的角度出發,結合“五一”期間的消費者旅游需求,打造自己的品牌宣傳陣地。
仁懷市在茅臺鎮1915廣場舉行嗨翻“五一”醬香啤酒音樂節,通過新思路、新內容、新形式,現場吸引近3萬人參與音樂節,帶火酒鎮旅游熱;
百家精釀啤酒廠、十幾位TECHNO電子音樂人、三十余家北京潮流美食餐廳齊聚首鋼園,提供超過500款精釀啤酒的豐富選擇,陣容強大、精彩紛呈;
以“微醺品鑒 醉美懷來”為主題的懷來葡萄酒品鑒活動在河北懷來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游客接待中心正式開啟;
浙江紹興黃酒小鎮推出“微醺‘酵’友季”活動,一系列“年輕態”場景得以激 活,向民眾講述黃酒老故事、新時尚……
大江南北都在“接待”游客,大江南北的酒都在想辦法“接待”更多游客。按照業內資深人士的說法,這既是“存量競爭”下必須做的事,也是為了進一步發展必須做好的事。
拉近距離,決勝未來!
在存量競爭不斷加劇的情況下,市場下沉、渠道下沉早已成為各大酒企的重要布局。而下沉就意味著要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面對面”講解產品質量,講述品牌內涵。
從品牌傳播角度,在“五一”期間的主動出擊,擁有天然的流量優勢,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主動匯聚于某地,為酒企宣傳提供了便利條件,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此時,酒企僅需要專注做好宣傳內容,以創新和服務,吸引更多游客關注,并讓其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大家才可以看到,各大品類、各大品牌都在借“五一”發力。
另值得一提的是,在“五一”之外,各類型的節目演出也并沒有暫停。一位接受采訪的業內專家直言,“存量競爭”背景下,有實力的酒企都在向市場打出“演出牌”……
他們正試圖通過舉辦數千甚至萬人規模的表演舞臺,構建更廣闊的消費群體,實現品牌的圈層傳播和精準觸達。
而酒企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擁抱與拉近。一邊擁抱正在崛起的年輕一輩,一邊拉近與整個市場消費群體的距離,為品牌注入了年輕化的基因的同時,穩固住已經占據的市場份額,最終實現銷量與品牌聲量雙提升。
如今,“五一”即將結束,但酒企們的“酒旅融合”卻不會停下,為了決勝市場,各種以酒為題的節日,應該會越來越多……(文章來源:賣酒狼圈子)